小图标
首页
> 历下区委 > 街道动态
解放路街三举措“双轮双驱动”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发布日期:2025-09-08浏览次数:字号:[ ]

一是经验指引,构建标准化培育体系。针对老城区基层服务精准度不足、志愿者能力不均的问题,街道在历下区创益园的指导下,组织社工与党员骨干召开展6 次研讨会,成立了一支由党员、能人组成的“社区智囊团”志愿服务队,牵头开展“万步走”摸排需求,以“五感园艺疗愈”为支撑推出“晨曦信号”助老服务项目。2年间系统服务40余位困境老人,带动500人次参与活动,经验做法被各级媒体报道20余次。复盘后,街道总结出以“社工人才+志愿骨干”“内生动力+外生动力”协同发展的“双轮双驱动”人才培育模式,并精心编制《志愿者成长手册》,详细阐述居民需求、服务流程等内容,而且增设“服务记录空间”方便志愿者实时记录,成为志愿者学习基层服务的入门级工具书。 

二是实战培训,打通动态化成长路径。基层治理中,本土能人常因“不懂活动策划”“缺乏服务技巧”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街道发起“公益创享计划”,以公益创投大赛为抓手,按照“团队申报-资源支持-实战培训-项目提升”的递进路径增强志愿者的参与动力和自我价值感。在项目跟踪过程中,社工发现有团队因不懂策划管理导致活动拖延,也有负责人在经费使用上频频“卡壳”。针对这些问题,街道社工站精准发力,为人才骨干量身定制为期两个月的分阶系统培训,初级教策划调研、中级学服务技巧、高级讲评估总结,用16节课程打通人才从“愿意服务”到“善于服务、乐于服务”的成长通道。

三是校地联结,搭建多元化赋能平台。为充分发挥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领先优势和基层服务的实践优势,街道主动对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策划人才培育合作方案,走出“高校+社区”双向赋能新路径。“2025菁英培养计划”以“教授指导-社团结对-基层实操-专家评估”为主线,设计了基层治理项目交流会、项目策划与品牌打造等4期主题课程,着力实现人才“赋能—实践—提升”的培育目标。活动促成5个高校社团和5个社区精准结对,推动双方将想法落地为民生服务项目,从便民服务升级到文化活动优化,不断带动群众亲身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全流程中,推动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主力军”。(解放路街道 于欣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