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街道织密民生保障网 托起群众幸福梦 |
发布日期:2025-07-31 | 浏览次数: | 字号:[ 大 中 小 ] | | |
|
近年来,龙洞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民生事项,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有效增进民生福祉、传递民生温度、提升幸福成色。今年上半年,热线工单受理量同比下降37.5%,不满意工单量同比下降39.2%,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一是高位统筹,完善责任体系。坚持把做好民生工作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落脚点,建立“一把手”牵头抓总、分管负责人包片负责、科室社区全员联动的责任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二是强化联动,构建协同体系。坚持“党委统筹、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统筹民政、人社等多方资源,联动14个社区、8家社会组织、5家医疗机构构建服务矩阵,形成“党建引领+科室联动+社区落实”的三级服务体系,推动民生服务体系向系统化、精细化、专业化发展。三是深挖资源,增加服务供给。拧紧“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动力轴,吸纳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共同参与,实现社区、企业、单位各种资源统筹调配共享。深化“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对接模式,依托社区基金募集资金,联合共建单位、志愿队伍认领解决民生事项400余个。 二是夯实基础工作,兜牢民生底线。一是严格制度提升救助精准度。严格落实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低保信息公开制度,通过“数据比对+实地核验”,及时对低保对象进行复核,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有效提高救助精准度。建立残疾人“一人一档”数据库,登门入户进行情况核查、政策宣传、收集需求,突出“主动发现、走访慰问、帮办代办”服务。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对低保动态管理、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等关键环节实行实时监测,确保惠民资金发放准确率达100%。二是广泛宣传实现医保全覆盖。线上线下灵活开展“发放一张政策明白纸,指导一次缴费流程,讲解一次参保政策”宣传工作,聚焦缴费情况通过“发一张宣传单、打一个电话、入一次户”的方式提醒相关居民及时缴费,做到信息摸排到位、政策宣传到位、医保保障到位,实现272人重残、低保人群100%参保,100%免缴费,其他居民应参尽参、应保尽保。三是灵活用工服务稳就业。针对辖区居民和企业特点,深入6个社区、15座楼宇,对20余家企业和40余家商铺展开地毯式走访,摸清企业灵活用工需求340余条,多平台发布岗位信息,组织小型招聘会,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更新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信息,实现双向高效对接,增加灵活就业80余个。 三是聚焦创新突破,突出项目实践。一是深化“体重管理年”行动。将健康体重管理列入年度民生实事工程,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运动促进健康指导站,聘请“龙洞健康大使”6位,成立营养指导、运动干预等专业团队5支,构建覆盖辖区社区、企事业单位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建议,形成“检测—评估—干预”全流程服务链条。二是推动营养健康试点任务。全力推动“医院—社区—家庭”(HCH)连续营养健康服务模式试点建设,联合高校开展健康讲座10场、开发营养健康科普PPT29个、慢性病营养健康明白纸8种,录制营养健康科普课程并提供免费观看;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组织“三高”患者等重点居民填写居民营养档案274份,开展营养咨询超过300次,发放各类营养科普资料2000余份。建立社区营养健康读书角,联合小区物业、餐厅、超市共同打造营养健康小区、营养健康社区餐厅、营养健康超市,构建全面营养健康环境,有效提高个人和家庭营养健康水平,降低慢性病风险。三是创新“食时互助”线上点单服务。在“睦邻助餐”项目的基础上,构建以社区食堂为主体,外卖配送、科技赋能、志愿服务、便民服务为补充的多元化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技术,深化“在线点餐—社区备餐—志愿送餐”服务,补齐多元化点单服务拼图,点餐更简单灵活、送餐更快捷方便,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暖心餐食,推动老年助餐服务迈上新台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