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街道三举措以基层治理“数字化”架起便民“高速路” |
发布日期:2025-05-23 | 浏览次数: | 字号:[ 大 中 小 ] | | |
|
一是大数据平台赋能,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解放路街道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构建“数据直通车”“认证模型”“统一门户”等大数据平台,推动政务服务向精准化、高效化转型。通过整合户籍、民政、社保等多部门数据资源。街道实现了80岁以上老龄津贴、二孩三孩育儿补贴等40余项民生业务的线上快速核验,较传统人工核对模式效率提升超80%。例如,公租房申请流程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全链条线上审批,办理时长从1天压缩至2小时,居民可实时查看进度,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此外,街道依托“智慧城管”系统,将743路监控与无人机巡查结合,形成“人巡+智巡”互补模式,实时处置占道经营、道路积水等问题,应急处置效率提升60%以上。 二是设施升级与综治融合,织密基层治理网络。在硬件设施方面,街道以“两网融合”(垃圾分类网与再生资源回收网)为切入点,新建3处便民菜市场、1处卫生护理院及多个“碳中和小屋”,通过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实时采集数据,优化垃圾分类效率。同时,街道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实施雨污分流、加装电梯等34项改造,惠及110名老年人及62户独居家庭。综治平台建设方面,构建起“网格+警格”联动体系,整合辖区内人民法院、公安等力量,开展“模拟法庭”“楼院议事会”等50余场活动,化解矛盾51件,形成“小矛盾一格处理,大纠纷全网联动”的治理格局。 三是智慧应用场景延伸,激活社区文化活力。街道创新开发“人文历山”等智慧社区小程序,集成智能安防、物业报修等10项功能模块,上线半年解决居民问题180余件,成为基层治理“指尖利器”。同时推出“青诚超市”信用积分系统,居民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和普法宣传赚取“信用币”,兑换生活物品,累计受益超600人次,形成“信用可量化、公益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此外,街道将法治宣传融入有声文化场景,开设“诚信+知信”讲堂,通过法律知识竞赛、普法视频打卡等形式,推动法治教育深入人心,助力建设“诚信街区”。(解放路街道 王梦寒)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