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图标
首页
> 历下区委 > 部门工作
区委社会工作部“三个聚焦”
全面强化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
发布日期:2025-11-04浏览次数:字号:[ ]

区委社会工作部深入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市委工作安排,统筹资源加强服务,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城市“触角”作用,推动实现社会环境赋能新就业群体,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良好循环。

聚焦资源整合,全面优化服务措施出台《历下区2025年度新兴领域10件惠新实事》《历下区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30条意见》,进一步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一是做实关心关爱措施。凝聚13个街道、22个部门合力,将服务事项落在纸面,融入日常,推动服务内容可感可及。组建“暖新商户联盟”,评选“友好商户”200余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饮水等服务,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中的困难二是落实暖心服务细节。精准定位新就业群体需求点,在全区增设充电桩和换电柜30余处,为新就业群体应对突发状况提供保障。组织“解暑送清凉”“暖冬护新”“骑士节”等活动260余场,营造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浓厚氛围。联合超意兴、奶奶的美食等爱“新”商户,在用餐平峰期推出折扣爱“新”套餐,协调社区食堂、楼宇职工食堂面向新就业群体开放就餐,覆盖群体1.2万人次。三是抓实个人能力提升。整合“成长学院”“青年夜校”等资源,拓展布局12处现场教学点,推出“学历+技能”双提升、沟通技巧培训、心理健康疏导、安全普法教育等6类特色课程,累计教育培训新就业群体近百人,持续提升新就业群体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焦场景升级,全面响应实际需求印发《关于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204”行动计划》,推出服务友好、成长友好等5大类20条“友好措施”。一是提升驿站服务质效。规范26处“独立式”驿站建设标准,依托基层阵地建设“嵌入式”驿站154处,依托贝壳链家、大智教育门店建设“进驻式”驿站25处,打造专属停车区、便捷通道、专属电梯等“友好场景”210余处。二是打造生活友好街区。依托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现有软硬件资源,打造一系列文化、经济、党建相结合的“友好点位”,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文化体验、亲子研学、实惠购物、家庭关怀等美好生活设施,持续加强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三是提供优质专属服务。在全区建设推出26个“15分钟暖新服务圈”,通过整合资源、细化措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住房、育儿、成长等6大专属服务,服务圈建成以来,惠及千余人次,得到新就业群体一致好评。

聚焦协同共建,全面激发治理活力。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环境优势,鼓励其发现反馈基层治理“小微”问题,通过“积分物品通存通兑”,激发参与治理积极性。一是延伸治理触角。组织310余名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担任兼职网格员,依托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引导他们通过“随手拍”“随时传”发现反馈道路破损、污水外溢等“小微”问题七百余个,推动新就业群体转化为城市“流动哨兵”。二是搭建互动平台。设立138处“暖新银行”,落实积分物品通存通兑,鼓励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志愿活动获取积分,将积分与物品兑换、评先评优等挂钩,引导其主动融入城市建设,从城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维护者。三是完善协调机制。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两员”与物业常态化协调会商机制,先后在恒大帝景、万豪小区试点召开工作联席会40余次,举办主题运动会等破冰活动6次,研究增设接驳车、张贴小区指引图等措施29条,有效解决“进门难”“找路难”等问题,推动基层治理有温度,贴民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