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佛山街道“四融”举措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 发布日期:2025-10-30 | 浏览次数: | 字号:[ 大 中 小 ] |  |   |  
  | 
 近年来,千佛山街道聚焦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以机制、价值、资源、情感“四融”为抓手,打破传统工作壁垒,推动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 一是机制融合创新,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街道突破社区主体“各自为战”局限,打造志愿服务“招募-管理-赋能-激励-评价”全周期“五维”保障机制,将星级评定、积分兑换等激励措施转化为可视化资源图与心愿单,依托党建引领实现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高效联动。在历山名郡社区,通过“小区党支部+专业社工+志愿组织+社区居民”四方协同,以参与式调研、协商公约等方式召开开放空间会议,成立“幸福家园”志愿服务队。采用“公益众筹+社区营造+网格自治”模式,筹资近40万元将400平米闲置空地改造为花园,并增设充电车棚、有声书屋等便民设施,形成“居民提议、社工设计、志愿落地、多方维护”的可持续模式,有效破解“人情荒漠化”难题,构建起治理“志愿共同体”。 二是价值融合传薪,厚植孝德互助新基因。依托千佛山“舜耕历山”文化底蕴与孝德传承,街道以“低龄帮高龄花甲助耄耋”为理念,试点“慈善+社工+志愿”互助养老模式。组建7支入户访视志愿服务队,构建居家服务、亲情关怀、访视关爱、情感慰藉“四位一体”分级分类养老服务体系,打造“银发伙伴”互助养老品牌。通过志愿服务让大舜“孝德”精神内化为居民精神印记,推动尊老敬老、慈善互助风尚蔚然成风,实现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治理理念的深度融合。 三是资源融合联心,打造多元服务新生态。街道创新“社社牵手破界交友”理念,主动链接多方资源,让“微志愿”撬动“大资源”。千佛山西路社区组建“荟聚伙伴志愿服务联盟”,推出“千禧医站HUI邻无忧”“党群同心文汇千禧”等10余个微项目,打造“千禧HUI客厅”,嵌入理发、医疗、轻食等30余项服务,开设茶艺、钩编等12类公益课堂,实现居民“家门口享美好生活”。千东社区将每月17日设为“17暖心慰新”服务日,为新就业群体常态化提供健康义诊、亲子游园会、家庭日等活动,切实解决新群体需求。 四是情感融合温馨,探索双向服务新模式。街道注重志愿服务中的情感共鸣与心灵沟通,推动服务从“被动给予”向“助人自助”转变。佛山苑社区“星苑剧场”依托社区场地,自编自导自演10余场戏曲、情景剧,将养老、医保、反诈等政策融入剧情,居民反馈“比干巴巴讲政策更易接受”,让政策宣讲更有温度。棋盘社区组建刘勇老兵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针对邻里纠纷、噪音扰民等问题开展调解127件,成功化解率达92%,有效促进邻里和谐,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民心的纽带。(千佛山街道办事处  黄玮)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