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图标
首页
> 历下区委 > 街道动态
解放路街道多举措创新“微就业”模式 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10-30浏览次数:字号:[ ]

近年来,解放路街道以“‘就’在身边·乐‘业’解放”为服务理念,聚焦重点群体就业难题,创新推出社区“微就业”项目,通过非遗赋能、精准培训、服务优化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居民在家门口实现高质量就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就业服务新路径。

一是非遗赋能女性创业,激活就业新动能。精准定位需求,聚焦特殊群体。街道针对性开展女性就业创业指导帮扶活动,可有效缓解辖区内100余名女性就业困难问题,切实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创新合作模式,打造特色项目。街道积极探索创新,与“孟洛川非遗工坊”强强联合,共同打造“木兰花开”女性创业赋能计划。项目整合双方优势资源,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社群孵化等举措,为女性创业者搭建起一个完整的成长平台。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完整链条。“木兰花开”项目由“孟洛川非遗工坊”的专业老师进行授课,课程体系科学完备,包括8节技能培训和2节直播电商培训。同时,项目为学员产品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形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截至目前,项目第一期已招收20名学员,预计培训结束后,学员将具备独立直播、带货能力,实现创业增收。

二是实施精准滴灌培训,构建全龄服务体系。拓展培训领域,丰富课程内容。街道积极拓展培训领域,开展剪发培训、手工艺品编织等多个实用技能培训课程。在后坡街社区“厚谊”微就业工坊,专业理发师为居民开展基础美发技能培训。这些培训课程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个小区,形成“需求收集—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创业孵化”的全周期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厚谊”微就业工坊常态化开展剪发培训、手工艺品编织等课程15次,居民就业技能储备持续拓展。坚持分类施策,定制培训方案。街道坚持“按需施教、精准滴灌”的原则,根据居民年龄、性别、兴趣等差异,量身定制培训内容。为年轻人提供直播带货等现代技能培训,帮助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中年人开设家政服务等实用课程,增强就业竞争力;为老年人组织剪发、编织等兴趣班,既丰富了老年生活,又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学习效果。街道力求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操演练;既有集中授课,也有一对一辅导;既有线下教学,也开发了线上课程。例如,美发培训课程中,学员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在模型头上练习、互相充当模特等方式,快速掌握技能要领。这种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极大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优化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创新运作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为帮助居民将制作的产品顺利推向市场,街道创新打造“社区合作社+企业订单”运作模式,致力于实现“文化保育—技能提升—经济增收”的三重效益。线下,项目在社区内设立产品展示区,并组织睦邻友好公益集市,让居民能近距离欣赏购买学员作品。线上,项目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为学员的产品搭建专属店铺,进行集中展示和推广,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方式,吸引线上客户。未来街道将继续开展2期4节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课程,推动“线下+线上”销售双管齐下。深化公益实践,促进社区发展。“微就业”项目通过公益市集等多种形式的义卖活动,将部分义卖收入注入社区基金,用于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困难群体帮扶等多个方面。去年以来,已举办公益市集等义卖活动29场,这种“义卖+社区基金”的模式,既为学员的产品提供了展示平台,更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实现项目与社区的良性互动。激发治理活力,构建美好家园。“微就业”项目已经成为激发邻里互助、盘活闲置资源的重要载体。宝妈们在工坊一边制作手工艺品、一边交流育儿经验,学员们为社区老人提供义剪服务,非遗手作也成为了街道的文化名片,这些场景生动展现了“小生意激活大能量”的治理新图景。(解放路街道 王子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