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下区委 > 部门之窗 > 历下科普网 > 校园风采
 
育德幼教集团开展二十四节气科普活动

发布日期:2024-06-0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历下区科协字号:[ ]


风吹麦浪、菱香四溢、渔舟唱晚

仲夏

美得亦动亦静

香得沁人心脾

乐得回味悠长

忙碌的日子吹响号角

美好的生命生生不息

芒种来了

岁时更迭间,芒种是洋溢着金黄气息的热情歌吟。一收一种间,倾注着晶莹的汗水,也交织出生命的智慧与光芒。济南市历下区育德幼教集团的老师们充分利用这一教育契机,与孩子们一起在身体力行中收获,在快乐趣味中游戏,在操作体验中品尝。感知天地有常、四时有序,感受古人智慧的厚重与神奇,萌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自然探索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仲夏农历五月,时节日渐炎热,白昼渐长,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农事耕种以“芒种”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有关芒种节气想要了解更多,快来听听最新一期的《我把节气讲给你听》吧!

芒种至,知民俗

“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因此,芒种又名“忙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节气的到来,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也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为了一探芒种究竟在忙什么,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通过节气调查、分享前期经验、观看图片与视频、阅读绘本等多种形式学习了芒种节气的由来、芒种的三候、天气的变化、趣味习俗以及芒种时节的一些农事活动等。

芒种节气,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

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螳螂可以捕食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二候鵙始鸣

鵙,就是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喜欢捕捉昆虫,开始在枝头出现,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三候反舌无声

反舌鸟是指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性情温顺叫声明快,所以属阳。此时虽阳气至盛,却也是阳气开始衰弱的日子,反舌鸟感受到阳气开始减少,因此逐渐收口不叫了。

节气体验

芒种至——收麦忙

“芒种忙,麦上场。”芒种时节,小麦丰收。幼儿园里的麦穗结出了颗颗饱满的麦粒,老师们抓住教育契机,让幼儿参与其中,亲身体验麦收农忙的喜悦!

孩子们分工合作,迅速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收割麦子的实践中。他们有的收割麦子,一只手在上,握紧麦秆,一只手在下,用剪刀“咔擦咔擦”将麦秆剪断,然后传递给旁边小伙伴;有的蹲在麦田旁,捡拾小伙伴遗漏的麦穗;有的抱起一捆捆麦穗,运到晾晒的“麦场”,整个院子里弥漫着收获的欢乐.....

麦子收割完之后,孩子们发现饱满的小麦依旧藏在麦穗里,怎样才能让小麦脱离麦穗呢?他们围着金黄的麦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穗麦子有多少粒啊?”带着疑问,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被激发,他们自由结伴分组,对一穗麦子的粒数兴致勃勃地数着、记录着,他们认真求知的模样,展现出对自然与知识的无限渴望!

最后,大家一起分享研究结果,通过老师的讲解还知晓了“谷三千,麦六十”的谚语和含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培养了探索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享受着发现与成长的快乐!

风吹成麦浪,蝉鸣夏始忙。孩子们亲身体验原始的打麦穗、压麦穗、拾麦穗的过程,体验农忙的辛苦。在辛勤与奋斗中收获创造与喜悦,同时更能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意境。

芒种至——光盘行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小朋友们在了解了小麦的收割、加工、食物的制作后,感觉到我们的粮食从种出来到变成食物真的不容易,也领悟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仲夏的风吹来了稻香,也吹来了我们对您的思念。结合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进一步加深孩子们珍惜粮食的意识,鼓励孩子们践行光盘行动,做到不浪费一粒粮食!

芒种至——“插秧”忙

芒种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充沛,意味着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这也是收获与希望并存的时节。老师带领孩子们了解农民插秧的过程,还玩起了有趣的插秧游戏,在欢乐中感受节气的魅力与农耕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不易。

芒种至——观天气

“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芒种时节,昼长夜短,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变化频繁,要赶紧收麦子了。俗话说:“快收快打,麦粒不撒。”让我们用心观察和感受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天气。

芒种至——斗草忙

在古代,芒种有一个习俗就是斗草,又叫“踏百草”。孩子们了解了斗草后也想动手斗一斗。小伙伴们一起到户外寻找自己认为最有韧性的草进行比赛,草不断的那一方为胜利者。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浓浓的民俗游戏乐趣。

芒种至——种植忙

芒种是农忙季节,种植园里,孩子们拿起小铲子、小水壶,也开始忙碌起来,在亲身体验、合作实践中,感受农民伯伯劳作的不易,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悄悄的种在孩子们心中。

芒种至——送花神

芒种送花神,是中国人绵延千年的岁时风雅。与农历二月二十百花生日的“花朝节”(也叫“花神节”)相对应,一应移送之间,积淀着钦佩自然的人文情怀。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场,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明年与花神再会的美好希冀。

孩子们在树枝上系上漂亮的丝带,期待下一个春日簇拥暖阳与盛花,祈愿来年与花神再相逢。

芒种至——巧手绘

那随风飘洒的金黄麦粒,那悄然而至、不大不小的夏风,仿佛一帧帧被光阴摄下的影像,孕育着最美的希望。孩子们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芒种”节气的喜爱,一幅幅芒种创意作品仿佛在和芒种问好!

小麦成熟后,麦秆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孩子们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一致,纷纷提出要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麦秆稻草人。大家准备好材料,让麦秆大变身!在制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商量中一一解决,在伙伴们的齐心协力下,心目中的稻草人制作完成。孩子们满心欢喜的将“新朋友”放在种植园里,守护我们的种植田!

饮食保健

芒种至——品梅汤

芒种时节最有趣的习俗便是煮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然而,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经过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它不仅能让梅子口感更佳,还能保留其营养成分,成为一道美味又健康的夏季美食。

芒种时节,气温升高,天气炎热,这个时节最适合喝酸梅汤!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了夏日酸梅汤,为这个夏季带来一丝丝酸爽清凉,在品尝和回味中留下了专属的独特记忆。

芒种至——知养生

1.补充水分

天气炎热,身体水分流失较多,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当人体大量出汗之后,不要马上喝过凉的水,可以喝一些温水或淡盐水。

2.饮食宜清淡

进入芒种,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汗,需要多吃蔬果、豆类,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红小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不仅能供给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还能增强免疫力。

3.注意防暑

早睡早起,适当接受日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中午小憩有助于消除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过后天热人容易出汗,衣服要勤换洗,并且要常洗澡,但注意在出汗时不要立刻洗澡。

愿每一位孩子心中

种下希望

盛开花果

种下美好

收获幸福

愿我们都

“芒”有所得,“种”有所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