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街道“四心”模式打造为老服务新格局 |
发布日期:2024-03-12 | 浏览次数: | 字号:[ 大 中 小 ] | | |
|
为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群众的多元化需求,解放路街道积极整合辖区资源,积极探索“四心”为老服务模式,积极为老年人营造幸福舒适的养老氛围。 一是精细服务,让老年人生活“暖心”。提升1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水平,实现辖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建立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社会组织、共驻共建单位、志愿队伍共同参与的“五方联动”机制,为老年人提供精准精细服务。整合辖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阳光美发”“足下生辉”“原床助浴”“爱心助餐”“指尖颐乐”等7项从头到脚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已提供服务1600余次。打造“暖新桥”公益服务项目和“桥边车管家”车辆服务项目,每月把“桥聚力公益大篷车”开进居民楼院里,将“来社区服务”转变为“送服务进家”,从而提升了老年人在社区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是搭建平台,让老年人学习“上心”。聚焦离退休党员干部对党忠心,对学习上心,设立“解放路街道银辉先锋·微学堂”、“长者学堂”,开设5大类20余种课程。拓展资源,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开设网络课堂,确保退休党员“随时学”。通过支部书记讲党课,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确保党员“深入学”。结合日常学习成果举办“学习强国”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活动,督促党员“互动学”。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优化离退休党组织“本色家园”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融合共建学习活动,搭建离退休党员自学+集中培训系统学、线上+线下同步学、理论+实践全面学的多元化学习平台。 三是发挥作用,让老年人精神“悦心”。依托老干部志愿服务推进站及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成立5支志愿服务宣讲团,定期开展党史教育、心理健康、金融知识、安全教育、家庭教育、传统文化等宣讲活动。吸纳有专长的老年人打造“能工巧匠”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上门义剪”、“缝补能人在身边”等活动,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心贴心的服务。充分发挥社区老党员作用,将老党员珍藏多年的老物件充实到党史微展馆,同时开展红色宣讲,为辖区中小学生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社区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矛盾纠纷调解、助力青少年成长等活动,充分发挥银辉先锋作用。 四是丰富内容,让老年人生活“舒心”。始终把文化健康养老作为老年人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以文化服务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打造“金龄长者学堂”,开设舞蹈、合唱、剪纸、模特、太极拳、手机摄影等10余种课程,将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公益课堂带到老年长者的身边、家边、周边。充分发挥社区舞蹈队、葫芦丝乐团、柔力球队、萨克斯乐团、合唱团等文体队伍的力量,开展各类特色文体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年文艺团体搭建奋发向上、展示风采的舞台,让老年人老有所乐、情有所寄、能有所用,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对晚年生活。(解放路街道 张悦)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