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东路街道三举措完成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全覆盖工作 |
发布日期:2023-11-17 | 浏览次数: | 字号:[ 大 中 小 ] | | |
|
一是加快专业化物业“引进来”。通过引导小区居民自主选聘专业化物业企业,合法引入物业服务。引入前期,街道多次召开引进物业企业意见征询会,并邀请有意向的优质物业企业,社区两委、小区党员和居民代表参加,就老旧小区如何引入物业、小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进行讨论,现场解答居民的疑问,向居民展示企业特色和优势。通过社区两委、小区党员和居民代表多轮投票,层层筛选出诚信行、绿城等4家物业企业供小区居民选择。最终通过社区两委、网格员与物业企业工作人员逐一入户开展民意调查的方式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完成“双三分之二”民意调查,选定适合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二是聚焦专业化物业“留得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统筹整合资源,为物业企业“留得住”创造条件。推广“先尝后买”定制化模式,鼓励企业在入驻项目后全面开展清洁消毒、设施维修、垃圾清运等专项行动,为居民提供免费上门家电维修、走访慰问空巢老人、上门清理卫生等服务,让居民充分感受到专业物业服务入驻后为生活带来的便捷和温暖,提高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和付费意愿。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综合考虑老旧社区居民付费水平和接受程度,合理制定基础物业缴费标准,标准有0.5元、0.75元、0.9元、1元不等,并按照有关要求在物业管理区域显著位置公开物业服务价格、标准和内容、投诉渠道和方式及公共部位收益信息。对孤寡老人、低保户、特困职工、军残证等特殊居民减免物业费。羊头峪东沟8号院项目自7月开始收取物业费,目前物业项目收费率已达到90%以上。结合考核优化奖补措施,结合市区两级老旧小区财政补贴资金,进一步优化奖补方案,给物业企业入驻老旧小区充分空间,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能,制定老旧小区考核方案,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分别对服务较好,群众认可,有长期规划的老旧小区物业项目按40、20、16元/户•月进行差异化奖补,奖补资金每半年发放一次,缓解企业运营压力。指导帮助企业开展多种经营。通过盘活小区停车位、广告位、闲置房屋等公共资源,承揽小区养老、托幼、家政、维修等有偿便民服务,拓展物业企业收入来源,平衡物业管理成本,实现物业管理“微利可持续”长效运营。 三是激励专业化物业“发展好”。强化对物业服务的监管。深化物业服务企业党建规范化建设,将推动物业企业党的组织覆盖同推进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工作有机融合,通过社区与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行问题联调、安全联防、活动联抓、服务联动、质量联考,全面提升辖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督促物业企业全面落实物业服务“三公开”(公开物业服务价格、标准和内容,公开投诉渠道和方式,公开公共部位收益信息)制度,规范物业服务行为,增强物业服务透明度。通过“社区吹哨、所队报到”等工作机制,对服务质量差、群众不满意、安全隐患大的项目按照相关要求启动退出程序,实现动态监管,激励物业服务企业提质增效。加强物业行业指导培训。聚焦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结合行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实行点单式培训模式(依托历下区物业协会根据物业企业需求定制培训计划清单),按照全年不低于40场次的频率开展业务培训,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文化东路街道 李伟霞)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