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图标
首页
> 历下区委 > 工作动态 > 媒体看历下 > 报刊报道
历下城管城市保洁似绣花 党员所长个个争当啄木鸟
发布日期:2017-06-30浏览次数:字号:[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绣花”二字,意味深长!以绣针引彩线,“绣花”之功绝非“花拳绣腿”,而是一门实打实的上乘功夫。既要有细如发丝、一丝不苟的精细功力,还要有百米穿杨、毫厘不差的精准功夫,更要有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精心定力。
  放到城市管理上来说,这更是一种极高的要求。今年以来,历下区城管局苦练内功,城市保洁全面向精细延伸,他们像“啄木鸟”一样发现和  解决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像“绣花”一样深耕城市保洁,一针一线、一厘一毫地打理城市街面,塑造“洁、靓、谐”的首善之区形象。
  在全面落实“绣花”式保洁过程中,一大批拥有丰富经历的环卫所长,他们带头冲在一线。他们都身怀绝技,各有不同风格,各有专长特点,共同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是党员。他们甘愿当一颗“螺丝钉”,牢牢扎根一线,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带领一线保洁员把马路当成自家“客厅”,仔仔细细、认认真真清洁,凡视线内看到的全不放过,“上天入地”保洁路面,用行动践行“绣花”精神。
  杨宝凤:古旧老街也要“锃明瓦亮”
  芙蓉街、曲水亭街、明府城……济南老城区的街巷,是游客寻找城市记忆、了解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场所,同时也是向外地游客展示济南的窗口。
  如今,走在这些小巷里你会发现,边边角角虽然沧桑,但干净利落,一尘不染,甚是清洁。承担这一片区环境卫生的是历下区城管局泉城路环卫所,他们的保洁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而所长杨宝凤每天不是在检查,就是在检查的路上。
  芙蓉街,北起西花墙子街南口,南与泉城路相连,全长432米。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各色小吃店林立,地上免不了留下油渍,纸巾、包装袋、冰糕棍随手被丢在地上。
  杨宝凤介绍,街上的店铺一般经营到凌晨一两点,保洁员等店铺关门后打扫街道、清理垃圾。3点开始冲刷道路,一般先洒2遍水,刷1遍,再冲再刷,一直干到早上7点。经过四个小时的集中清洁,芙蓉街才算被“洗”干净,每天如此。
  一天数万人“光顾”,街上的青石板已被来往的人们踩得光亮,但5毫米宽的石缝中经常会夹着烟头、竹签、骨头渣等细小垃圾。“这个是最难清的,有的扫不出来就用手抠,抠不出来的就用专门的铁钩来清理。”杨宝凤介绍,白天的工作,主要是每个保洁员在自己的路段上不间歇进行捡拾。队长负责检查清理整个路段,一天至少得走20个来回。
  芙蓉街的垃圾产量也是惊人,每天15吨左右,周末还要再多两三吨,加上芙蓉巷,杨宝凤他们一共放置46个垃圾桶,两辆垃圾清运车全天候轮流收,一停不停。
  郑瑞芳:马路街面就是我家“客厅”
  泉城广场、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一张“名片”,景区周边也是人流量最为密集的区域。虽然每天游客如织、车辆川流不息,但周围环境一直光鲜亮丽、干净清爽,很难发现一点污迹。
  历下区城管局趵突泉环卫所就是这一片区的“美容师”,在所长郑瑞芳的领导下,他们发明的“十八小”环卫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让环卫工作更加精细化,在全市的保洁成绩一直出类拔萃。
  在泺源大街的马路隔离墩旁,一位保洁员正在用铁钩掏空隙中的污物。郑瑞芳告诉记者,对保洁工作来说,仔细认真是第一位的,除了要清理干净能看见的地方,像马路隔离墩下的排水孔、绿化带出水口等极易被树叶、柳絮这些污物堵塞,不清理就会影响排水,所以也会定期清理。“在家怎么打扫客厅,我们就怎么打扫路面。”郑瑞芳说。
  趵突泉街道仅主干道就有10条,开放式小区有4个,把保洁工作做得如此精细化,难道保洁员个个具备十八般武艺?“保洁工作面广、量大,要把工作做细就得提高效率,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不断摸索经验,自己发明了一些小工具,现在已经在全区推广了,还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十八小’。”郑瑞芳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蝴蝶状的大扫帚,两三下就把路边车辆底下的垃圾清扫干净了。“像刮到树上的塑料袋、缝隙里的杂物,用这些特制的工具清理起来就容易多了。”
  在郑瑞芳负责的辖区,道路、开放式小区不仅路面没有灰尘,连垃圾箱都干干净净。郑瑞芳介绍,辖区内460个果皮箱、230个垃圾箱,保洁员每天都要先冲洗再喷药,5辆垃圾车早中晚分3次对垃圾进行清理,每天收集垃圾50吨,保证垃圾日产日清。遇到下雨天,井箅子里会冲入一些污物,为防止雨水淤积,影响市民出行,保洁员都是跪在地上,挨个掀起井盖用手掏出。

曹明洋:不是在巡查,就在巡查的路上
  历山路、解放路、泺源大街、十亩园社区、青后小区都是济南城区“80后”、“90后”的道路与小区了,穿梭其中,除了感受到些许年代感,还有清净整洁的舒适感。
  历下区城管局解放路环卫所所长曹明洋,每天步行在辖区内检查,不停地拍照、发微信、打电话,让出现在眼前的卫生问题快速消失。
  一辆高压清洗车在历山路辅道上缓慢行驶,环卫工人手持高压水管对公交车站路面进行冲刷,泥水顺着路牙流进下水道,红色地砖变得鲜亮,缝隙逐渐清晰,果皮箱也被上上下下冲洗了三遍,变得一尘不染。
  变道口、BRT车站、安全岛等大型水车冲刷盲区或者人员聚集的位置也是重点冲刷区域,历下城管一直保持1天刷1次的节奏。曹明洋介绍,保洁员通过高压清洗车还能将大型水车冲到路边的细小杂物再冲到一起进行收集,充分利用了各种车辆的特点互补作业。
  除了清刷道路,清理小广告也是历山路保洁的重点。在历山路与泺源大街交叉口西南向人行道上,红色花砖上被喷上了两处黑色广告,保洁员从清洁车里拿来小广告清洁剂喷上,停留了一会儿,开始用抹布使劲擦,但并没有完全去除,第二次喷涂依然效果甚微,最后选择用油漆进行涂抹覆盖。
  为对付每天都会涌现的小广告,曹明洋给保洁员配了一个“百宝箱”,箱子里有专门的广告清洁剂,白色、黄色、灰色的油漆,还有宽头的、窄头的、尖头的小铲子。“光面的喷涂广告使用清洁剂效果最好,贴纸广告得用水泡、用铲子清,糙面的广告只能用油漆进行涂抹覆盖了。”曹明洋一件一件地展示着箱子里的“宝贝”。
  苏泗平:要“绣花”技巧更要“绣花”耐心
  和平路、解放路、山大路这些高大上的主干道,商铺密布、人流密集,道路、建筑的边边角角却都被收拾得清爽利落。负责这一辖区43万平方米保洁区域的是历下区城管局建新环卫所,37岁的所长苏泗平是历下区环卫所中最年轻的一名所长,然而她已经进入环卫行业十个年头。“把这个活儿当成自家的活儿来干”是她做好保洁工作的心得。
  苏泗平所负责的辖区内有山大路、解放路、历山路等主要干道,由于车流量大,洒水车行驶缓慢,白天上路易造成拥堵,也易溅到行人身上造成不便。所以在晚上10点,等路上车辆与行人少了之后,保洁员才开洒水车上路,一人拉拽水管、一人冲刷辅道,一直干到早上6点,每天晚上要用掉四五十吨水。
  山大南路两侧分布着餐馆、服装店、水果店等门头房,人流量大,包装袋、纸巾等垃圾随时被扔在地上,有的店主直接将垃圾袋扔在门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会跟店家沟通,另一方面会让保洁人员增加捡拾次数,尽量减少垃圾在地面的停留时间,停留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苏泗平说。
  建新环卫所还负责两处开放式小区。小区产生的垃圾种类较多,比如装修垃圾、旧马桶、厨余垃圾、园林垃圾,有些垃圾经常被一股脑地堆在垃圾桶旁。“一旦发现大型垃圾,我们会调集人手第一时间清理掉。只要环境干净了,居民也就不愿意去破坏了。”苏泗平说,“做我们这一行没有特别多灵巧的方法,就是快速发现、及时清理,多转多跑多捡。”
  和平新村的一个垃圾桶上被贴上了一张A4纸大小的广告,广告黏性强,纯手撕撕不下来。苏泗平拿出带刀片的小铲子,开始一点点地刮,“刮的时候得用巧劲,用力大了容易把垃圾桶刮出划痕。”就这样,10分钟后,广告被清除。

韩玉刚:用好“网格化”提升辖区“颜值”
  历山路、文化西路、千佛山路这些城区主干道,商铺密集,车流不息,但道路却被打扫得干净整洁,连犄角旮旯都很难发现一点污渍。负责这片保洁区卫生的就是历下区城管局千佛山环卫所所长韩玉刚,他每天走在巡查的路上,不断查找问题、上传微信,把辖区当成自己的家。
  韩玉刚所负责的千佛山环卫所辖区内历山路、文化西路、千佛山路等十条主干道,车流量较大,为避开车流高峰期,洒水车“抢”出时间,每天早上4:30至7:00对道路进行冲刷。环卫所每位工作人员都随身携带各种小工具,刮到树上的塑料袋,用9米长的杆子够下;公厕里乱贴的小广告,用风油精涂抹风干后撕下;路面、花池里的垃圾,用垃圾捡拾器夹起。
  老旧开放式小区内乱贴小广告现象严重,千佛山环卫所辖区内有两个这样的小区,考虑到清理完广告后会给墙面留下“伤疤”,保洁员会按照墙面的颜色涂上油漆补色,有的时候还会自己给油漆调色,只为让辖区干净美观。“老旧小区内还存在一些装修垃圾和废旧家具,我们只要看到就会清理。整个辖区每天共清理约8车垃圾,有四五十吨,保证垃圾不滞留不过夜。”韩玉刚介绍。
  千佛山环卫所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制度,整个辖区分成7个网格,网格内的保洁员多的有30多人、少的有8人,每个网格分配1名管理人员,责任落实到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韩玉刚还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巡查员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拍照上传,网格管理员及时处理后,再将整改后的照片上报。“我们还建立了奖惩制度,每个月都会推荐一名优秀保洁员进行奖励,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韩玉刚告诉记者。

卢传东:眼睛看到哪里责任就落在哪里
  宽阔的沥青路、密布的小区是历下城管局龙洞环卫所辖区内两种主要保洁类型,先进的机械化保洁设备——洒水车、高温高压清洗车、垃圾压缩车结合人力,清扫出了一片干净清爽的天地。
  6月27日上午10点,气温炎热,龙鼎大道北段路东,洒水车停在辅道上,保洁人员正在用水管冲地,泥水被赶着向前,冲过的路面从灰色变成了黑色。
  龙洞环卫所负责人卢传东介绍,除龙鼎大道,保洁辖区还包括奥体西路南段、转山西路、洪山路,与近40个小区的垃圾清运工作。辖区平均每天收集70吨垃圾,其中居住区垃圾占到99%。随着入住率上升,保洁人员从2012年的40余人已增加到现在的210人,垃圾压缩车增加了5辆,洒水车增加了2辆。
  在卢传东的观念里,辖区内哪里脏哪里就得打扫,不因为区域划分而斤斤计较。于他而言,清好垃圾源头,不让垃圾因天气、人为因素扩散,保证环境整洁,才算真的做好这份工作。
  现在正值创城冲刺阶段,小区居委会协调物业开展清除垃圾死角活动,龙洞环卫所都会前去配合。“一般我们都是随叫随到,去捡拾绿化带里隐藏的塑料袋、瓶子,搬除楼道里的杂物,单单近期的垃圾量就增加了20%。”卢传东说。
  周边山上偷倒的混合垃圾、游客丢弃的瓶瓶罐罐,卢传东会不定期组织保洁员上山捡拾;附近水库边的道路,有一部分并不属于环卫所负责,但是如果保洁员看见有污物也都会打扫。
  在记者采访的一个小时里,桌上的对讲机不停传来对话声,卢传东说,“整个区的环卫人员都可以通过对讲机传递信息,即时沟通,十分便捷,我也随时待命,做好出发的准备。” (《济南日报》2017年6月30日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