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中的历下答卷 |
发布日期:2017-11-19 | 浏览次数: | 字号:[ 大 中 小 ] | | |
|
城市更漂亮了、道路更通畅了、楼院更干净了、社区更和谐了……现在的每一天,历下的居民们都在感受着身边发生的变化。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历下人通过不懈努力,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的“历下答卷”。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事关全市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市党代会和市两会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历下区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把创城成功作为责无旁贷的政治担当,自觉以首善之区的工作标准、以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以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打赢创城攻坚战。 成立指挥部实施网格化全区一盘棋聚力创城 5月2日,历下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誓师大会,立即在全区掀起新一轮创城工作的高潮。历下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总负责、区长任总指挥,区委常委、副区长任副总指挥的创城指挥部,下设督导组、创建组、综合组3个工作组。实行创城网格化管理制度,全区以社区为单位划分为85个网格,区委常委、副区长包联督导街道,各副区长分工负责分管领域创建,区直部门和文明单位结对帮扶社区,社区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形成“网上有格、格中有点、点上有事、事上有人、人上有责”的创城管理体系。 在城市环境、交通秩序、市民素质、窗口服务、校园周边环境及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诚信建设、文化家风等领域,历下区全面“补短板,促提升”。截至目前,拆除违法建筑351万平方米、违法广告28万平方米、新增绿地3.5万平方米;投资5.5亿元,对黄台南路、环山路等5条断头路、瓶颈路进行综合改造,八涧堡路、花园东路顺利通车。截至10月20日,中央环保督察组转交的284件转办件已全部办结;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单位油烟扰民问题,关停整改各类餐饮企业1200余家。 历下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让创城工作切实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累计投入使用各类社区公益养老机构达23家,为居民提供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高度重视拆违拆临后民生保障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1500万元,新增高标准便民餐车100辆,新增、提升社区肉菜店、便民超市各100家;新建、改建崇德初中等5所中小学,建成保利华庭等6所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 全区总动员各部门联动 历下区各街道各单位各部门、驻区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大学生、社区居民到基层社区参与创城工作,城市市容面貌、窗口服务水平、市民文明形象都有了显著提高。 泉城路街道针对老城区特点,大胆探索“胡同管家”管理模式,围绕环卫保洁、绿化养护、交通疏导、秩序维护、安全防范、设施巡查六大内容推进综合服务。 解放路街道积极推进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图书室、党员学习室、家长学校等各类活动室管理制度和开放时间,采取“一室多用、错峰使用”,以满足不同需求,实现服务党员群众最大化。 趵突泉街道在齐鲁医院周边的开放式小区新上U形隔离柱;对辖区10条主干道人行道重新划定非机动车停车线;对趵突泉小区进行停车物业化管理。通过整套“组合拳”出击,齐鲁医院周边的城市面貌和交通秩序大幅提升。 大明湖街道累计投入1560万元,街道实施楼体美化、路面硬化、园林绿化、杆线落地、安装防盗门窗等一系列措施,根治基础设施陈旧、公共设施不健全、脏乱差等诸多顽疾,居民满意度和幸福度显著提升。 甸柳新村街道针对老旧小区开放式特点,全面实行“网格化”创建。街道制定督查督办、台账管理、问题倒逼、挂图销号、网格认领等一系列工作方案,街道班子成员、科室、社区居委会、社区城管站、各科所队全员下沉到社区网格中,形成全覆盖、无死角的工作格局。 东关街道严格落实每日调度制度,全面掌握辖区创城工作进展情况,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办公,指导解决辖区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制作公益展板600余块、大型铁艺公益广告20余处,将创城宣传到辖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街口巷道、每一个居民家中。 建筑新村街道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原则,组织街道112名干部和338名社区骨干开展“百名干部进万家,倾听民意办实事”活动。城管科负责人石磊自创城工作以来,深入居民以及大街小巷与市民交流,一天到晚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因其经常在烈日下工作,皮肤晒得黝黑,让他有了“建新黑炭子”绰号。 文化东路街道通过先锋创建、主题党日等方式发动驻区单位力量,组织近400名驻区单位、居民党员群众分别成立了“创城特攻队”“创城侠”和“移动的红马甲”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文明城市创建助力增效。 智远街道将创城与拆违拆临、干部选拔、村居换届、维护辖区社会稳定等工作相结合,加大街面巡查频率,对中小学周边环境进行了彻底清理;对占道经营、露天烧烤、垃圾死角等问题立查立改。 姚家街道始终坚持将创城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用“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干事精神,在全办掀起了创城热潮,取得了突出效果。完成茂陵山路架空弱电入地,拔出废弃的11根电线杆。建立非禁停道路网格化管理和门前三包制度,在乱停车问题突出、交通拥堵严重的区域安排交通出行协理员,有效制止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 燕山街道办事处整合辖区2600多名志愿者,组建燕山地区志愿者联盟,部队官兵志愿者服务队、小白热线志愿者服务队、山东师范大学志愿者服务队等各具行业特点的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积极参与创城宣传、楼道革命、规范停车、道德宣讲等活动。 千佛山街道全体机关干部利用双休日和业余时间对责任楼道进行全面清理,完成辖区350栋楼、30个小区的清理工作,清理垃圾680车,清理小广告35000余处。千佛山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科长钱晓亮因为每天奋战在一线,孩子发烧时不能伴其左右,自己生病时更是无暇顾及,为不影响耽误工作,带着留置针坚持来上班。 历下区交警大队按照“一个路口,一个方案”原则,分别完成经十舜耕、经十千佛山、经十山大、南门路口等交通组织优化改造提升,结合“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专用取证设备”、“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抓拍设备”、“非机动车声光劝导设备”等科技力量的深入推广应用,不断提升路口管控与通行效率。 历下区教育局组建了创城领导小组,局机关相关科室为工作小组,各学校书记校长为成员单位,全教育系统人人都是创城一分子的“历下教育系统创城大家族”。人人同参与合力攻坚 区市政局大力推进山师东路、吉祥商街等道路改造提升建设,按照“精致建设”的原则,突出休闲、文化、绿色、时尚元素,改造提升方案力求更加大众化、亲民化。山师东路、吉祥商街成为泉城济南新名片。 区卫计局建立网格化管理,实行分工责任制,成立12个督导组,对辖区二甲以上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机构、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测评内容涉及的所有实地测评点均达到测评要求。 区园林局加强对城区主要道路、绿地广场、背街小巷及开放式小区、山体公园等区域的卫生管理工作,及时清理落叶、杂草等各类垃圾,做到绿化带垃圾日产日清。对雪泉、平泉、南芙蓉泉等6处泉池进行了抽水清淤。 历下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并加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深度融合。为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实行一次性告知制,通过网上预审,在申报手续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区住建局重点对所有在建项目尤其是41个区管项目加强文明工地监督管理。实施“红黄黑”牌管理机制,对土石方挖运、裸露渣土、运输车辆等进行重点整治,累计下达停工整改通知21个,处罚6家,企业信用扣分10家,有效遏制了扬尘污染问题。 泉城路管委会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实行环卫家庭式保洁,实现商业街保洁工作高标准和机械化。开展“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等综合整治活动,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化建设力度。 区食药监局定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大讲堂活动”,广泛宣传创城和食品药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食药监局东关监管所所长林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法,将辖区内的食药经营业户按照经营规模进行分批培训,在培训中让参训人员熟知《创城细则》。 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农贸市场实行规范化管理,涉及摊位900余个、总面积在4万平方米左右。积极协调资金支持,先后投入60余万元,对菜市新村、友谊苑北等部分市场硬件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趵突泉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丁科面对辖区内市场分布比较分散、部分市场基础设施差、年久失修等诸多困难,从摸清市场底数入手,掌握了当前市场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后期的市场提升整治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数据。 区金融办建立了日常联络机制,成立了银行网点创城微信群。区金融办成立专项检查督导组,对照创城标准对辖区内200余个银行网点进行实地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当面提出并要求立整立改。 区城管局严格执行《道路保洁精细化考核办法》,结合“一点四计量”的定量考核,用克、件、分钟来衡量保洁质量和保洁效率,严格落实保洁精细制,实行每日2次普扫。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排查,特别是偏远地区、拆迁工地、围挡围墙等区域,发现一处消灭一处。 区商务局在各大商场、超市开展了“企业文明诚信经营、市民健康绿色消费”主题活动,制作了环保购物袋,引导文明消费绿色消费。统一规范客户服务机制、投诉机制等,建立文明的长效机制。 团区委联合山东建筑大学开启助力历下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100多个社区及辖区重点主次干道,宣传文明城市创建,打造校地共育、共驻共建的长效机制。 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发挥文化市场技术监管指挥中心网络监控平台的作用,形成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一线执法检查与网络技术监控管理相联动的网吧监管格局,为净化历下区文化市场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历下区医院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营造浓厚创城氛围。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服务。 区城管执法局以整治占道经营、户外经营为重心,保持了城市市容整齐规范。对199处烧烤摊点建立了《烧烤餐饮重点点位实名制管理台账》,通过督查督导、社会监督、媒体曝光等渠道发现存在问题的露天烧烤,督促落实整改。 历下区还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制度,组织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大学生,广泛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成立“历下群众”志愿服务团体,招聘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邻里守望、孝老爱亲等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区直部门助创城、千名干部进社区”、“文明巡查、助力创城”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规范交通秩序、入户调查宣传等工作,为创城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建无终点文明成常态推进创城工作长效化 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果,10月中旬,历下区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引领、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社区及背街小巷管理、窗口行业服务水平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诚信建设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10个方面的常态化。同时,完善了区级领导包挂、项目化推进、机关干部进社区、文明单位包路口、全民参与全民创建、五级联动全域共建、督导考核奖惩激励等7个方面的常态长效创建机制,推动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坚持精细管理战略,实现城区环境大突破。历下区将借助创城形成的良好氛围,把创城的标准延续为日常管理的要求,始终保持整洁靓丽的城区环境,实现创城标准常态化。继续推进“拆违拆临、建绿透绿”,把美化城市与便民利民同步推进,对8条河道进行水生态治理,对解放东路实施全面改造提升,打通3条断头路、瓶颈路,加大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大力实施山体绿化,实现生活环境宜居化。同时,继续深化养老、医疗等具有历下特色的民生救助工作,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国际学校,提升历下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民生保障品牌化。 坚持规范完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拓宽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大力推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以法律、文体、科技、医疗卫生进社区为主要内容,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为主要帮助对象的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巩固扩大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规模。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做大做优“小叮咚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旅游啄木鸟”、“房泽秋志愿服务工作站”、“历下群众”等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探索成立“历下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形成志愿服务合力。 坚持创城机制和工作推进体系,始终秉承“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精神。历下区将延续创城网格化管理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以中央文明办部署的年度工作为重点,持续以饱满的热情,一流的标准,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把创建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济南日报》2017年11月19日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